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再質押:解鎖加密資產效率新高度 多重應用與風險並存
再質押及香港虛擬資產ETF深度解析報告
再質押介紹
自2020年12月1日以太坊基於POS的信標鏈上線後,正式開啓以太坊質押賽道,並於2022年9月15日完成巴黎升級,將信標鏈與主鏈合並開啓了以太坊的PoS時代。
即使從PoW轉到PoS,但並不意味着不需要去"工作"跑節點,只是之前工作是無需準入許可的,現在則是要先拿錢去"購買"一個運營節點的資質,質押即你需要存入32個ETH才可以啓動驗證器,具備跑節點的資格參與網路共識。
所以可以大致將以太坊質押分爲兩個角色:出錢的驗證者與工作的操作員。
以太坊質押的六個發展階段
原生質押→質押即服務→聯合質押→流動性質押→去中心化質押→再質押
原生質押: 自己出錢,自己運營節點,負責所有客戶端的軟硬件維護與成本。
1.對以太坊網路更加安全和去中心化。
2.賺取100%質押收益,沒有中間商。
1.技術門檻,需要懂技術自己去安裝和執行客戶端。
2.硬件門檻,需要有一臺性能很不錯的電腦,至少10MB的網路。
3.資金門檻,需要質押32個ETH。
4.罰沒問題,如果軟件、硬件或網路出現問題,導致節點不穩定,會被罰沒質押金。
5.風險問題,需要自己去管理私鑰和助記詞的安全,並且不定期升級節點。
質押即服務: 只出錢成爲驗證者,由第三方去負責跑節點工作。
好處:省去了技術門檻,只出錢不出力。
壞處:
1.資金門檻,需要質押32個ETH。
2.罰沒問題,如果第三方的軟件、硬件或網路出現問題,會被罰沒質押金,而第三方不會。
3.風險問題,可能要將私鑰和助記詞托管出去。
4.出讓一點利潤給到第三方。
5.中心化,對以太坊安全有威脅。
聯合質押: 多個人湊32個ETH團購驗證者資格,由第三方去負責跑節點工作,相當於是礦池的性質。相應的,運營節點所得收益,也是根據衆人質押資金的比例進行分配的。
1.省去了技術門檻,只出錢不處力。
2.降低了32個ETH的門檻。
1.盡管出資的門檻低了,但是資金依然被質押鎖定了流動性。
2.罰沒問題,如果第三方的軟件、硬件或網路出現問題,會被罰沒質押金,而第三方不會。
3.風險問題,可能要將私鑰和助記詞托管出去。
4.出讓一點利潤給到第三方。
5.中心化,對以太坊安全有威脅。
以太坊質押發展到此,已經基本解決了技術、硬件和資金三大門檻問題,看上去已經接近飽和了。但實際上,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沒能解決,那就是流動性問題。因爲本質上來說,不論是以上哪種質押方式,都是佔用了驗證者的資金,並且作爲以太坊的一個節點,每天的進入和退出都需要排隊,因此不可能做到資金的隨用隨取,特別是在聯合質押當中。所以這相當於鎖住了驗證者的流動性。
流動性質押(LST): 多個人湊32個ETH團購驗證者資格,由第三方去負責跑節點幹活,並且平台會1:1的給予stETH釋放流動性,代表項目Lido、SSV、Puffer。
1.省去了技術門檻,只出錢不處力。
2.降低了32個ETH的門檻。
3.無需被鎖定流動性,提高資金使用率。
1.罰沒問題,如果第三方的軟件、硬件或網路出現問題,會被罰沒質押金,而第三方不會。
2.風險問題,可能要將私鑰和助記詞托管出去。
3.出讓一點利潤給到第三方。
4.中心化,對以太坊安全有威脅。(中心化的問題很容易給整個行業帶來不安和焦慮,因此解決中心化問題成了質押賽道的下一個方向)。
去中心化質押: 通過DVT、遠程籤名等技術實現第三方營運商的無需許可準入。
1.省去了技術門檻,只出錢不處力。
2.降低了32個ETH的門檻。
3.無需被鎖定流動性,提高資金使用率。
4.提高運營商的去中心化程度,降低用戶質押金被罰沒的風險,提高以太坊安全性。
再質押介紹
再質押的概念隨着PoS(權益證明)機制的普及而逐漸發展。在PoS系統中,質押資金用於網路安全和達成共識,與傳統的PoW(工作量證明)相比,PoS更注重資本的鎖定而非運算能力。隨着DeFi的興起,市場對資本效率的要求日益增加,從而催生了再質押的需求。
質押的目的是讓用戶放一定資金作爲保證金後成爲節點,去維護某個項目的安全,從而賺取收益,若節點作惡則罰沒保證金,所以不是只有POS的鏈才需要質押保證安全,跨鏈橋、預言機、DA、ZKP等都需要質押來確保參者的安全性,專業術語叫做AVS主動驗證服務。
對於項目方來說,質押(Staking)的目的是確保安全,對用戶來說,質押的目的是賺取收益,所以資金和項目是1:1的關係,即每新上線了一個項目,它都需要從0開始想辦法讓用戶花出真金白銀在上面質押來保障安全性。而用戶手裏的錢是有限的,項目方爲了自己的安全性要去爭市場上有限的質押資金,而用戶也只能把有限的資金選擇有限的項目質押進去獲得有限的報。
**再質押(ReStaking)的本質是建立一個共享質押池,將一份資金可以達到同時爲多個項目質押保證安全性的效果來實現一魚多喫,讓資金與項目從1:1變爲1:N關係,從而讓用戶獲得超額回報,也可以減輕項目爭搶質押資金的壓力。**例如人們現在都選擇把資金質押進以太坊,達到了3000萬個,以太坊已經具有很強的安全性,但是其他的項目依然要建立自己的AVS,那可以想辦法讓其他的應用也可以繼承和共享以太坊安全性。
再質押的技術原理
在探討再質押技術原理時,我們需要理解它是如何在區塊鏈網路中實現的。再質押技術基於智能合約系統,這些智能合約能夠對質押資產的狀態和權限進行編程和管理。在技術層面,再質押涉及幾個關鍵的組件:
- 質押證明機制(Staking Proof Mechanism)
這是一種驗證用戶已經質押資產的機制,通常是通過代幣化的方式,例如創建一個與原始資產相對應的代幣(如stETH)。質押證明機制爲整個再質押流程提供了起點,通過代幣化的質押證明,確保了用戶資產的質押狀態可以被鏈上驗證和追蹤。
- 跨協議互操作性(Cross-Protocol Interoperability)
再質押需要在不同的協議和平台之間流轉質押資產,這需要強大的互操作性支持,以確保資產可以安全、有效地在各個系統之間移動。跨協議互通性確保了質押資產可以在不同的區塊鏈協議之間自由流通。這一點對於實現資產在多個項目之間的再質押至關重要,它依賴強大的技術支持來確保資產轉移的安全和高效。
- 共識算法的擴展(Consensus Algorithm Extension)
在POS系統中,再質押可能需要修改或擴展現有的共識算法,以支持新的質押和驗證機制。共識算法的擴展爲再質押提供了必要的網路安全保障。通過調整或擴展現有共識算法,可以支持新的質押和再質押行爲,同時保持網路的去中心化與安全性。
- 鏈上治理和自動化執行(On-chain Governance and Automated Execution)
智能合約也允許進行鏈上治理,即透過代碼自動執行合約條款,管理再質押過程中的各種條件和規則。鏈上治理和自動化執行通過智能合約自動管理再質押過程中的規則與條款,使得再質押操作符合預設的治理政策,同時提高了操作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
- 安全性和隔離性保障(Security and Isolation Guarantees)
爲了防止在再質押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需要確保資產在不同項目之間轉移時的隔離性和安全性。這通常通過加密技術和專用的安全模塊來實現,以避免潛在的安全漏洞。安全性和隔離性保障是再質押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在多個質押協議和項目中資產流轉時,必須確保每一步操作都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防止資產被不當存取或盜用。
總的來說,再質押的實施不僅需要高度的技術專業性,還需要考慮到資金的安全性、操作的透明度和系統的穩定性。通過這些技術手段,再質押能夠在提高資本利用效率的同時,爲區塊鏈網路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貢獻力量。
再質押的市場應用
再質押作爲一種先進的區塊鏈技術,通過智能合約實現了資本的多重利用與動態分配,顯著降低資本的閒置率,擴展了資本的運用範圍。
- 再質押產品的典型案例分析
平台利用再質押技術提供流動性質押解決方案,使用戶能夠在不撤銷原始質押的前提下,將資本再質押至其他項目。這些平台通過創建新的代幣或質押證明,代表使用者的再質押行爲,因而實現了資本的再次運用。
- 再質押在市場中的功能與影響
再質押增加了資本的流通性和靈活性,允許資本在多個項目之間自由流動,有效地提升了整體市場的資本利用效率。此外,再質押通過調整市場中的資本供需關係,可能對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性與市場定價機制產生重大影響。這種資本流動性的提高,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也爲市場參與者提供了更多投資與收益的機會,同時,由於資本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整個區塊鏈網路的安全性和抗風險能力也因此增強了。
綜上所述,再質押技術的市場應用展現了其在提高資本效率和增強網路安全性方面的雙重價值,對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與市場成熟起到了關鍵作用。
再質押的風險與挑戰
盡管再質押爲市場帶來了許多積極的變化,但它也引入了一些新的風險和挑戰,特別是在安全性和監管方面。
- 安全風險
再質押通過智能合約在多個協議間進行資本流轉,雖然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但也大大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和攻擊面。每增加一個質押層級,就可能增加一個潛在的安全漏洞點。例如,若某一層的智能合約有漏洞,或是某一項目的安全措施不足,都可能導致資本在流轉過程中遭到攻擊,甚至引發連鎖反應,影響整個資本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