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的交汇处,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的名字已成为一个传奇。作为商业智能公司 MicroStrategy(现更名为 Strategy)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他凭借对比特币近乎偏执的信仰,将一家濒临破产的软件公司转型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持仓机构,并掀起了一场关于企业资本配置与加密资产价值的全球性讨论。
Michael Saylor 的职业生涯始于 1989 年创立的 MicroStrategy,该公司早期专注于商业智能软件服务,但长期面临微软、甲骨文等巨头的竞争压力。2020 年,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货币宽松政策促使他重新审视资产配置逻辑。Saylor 认为,比特币是“数字黄金”,其抗通胀属性与稀缺性将重塑全球金融体系。同年 8 月,MicroStrategy 宣布以 2.5 亿美元首次购入比特币,正式开启转型之路。
此后四年间,Strategy 通过自有资金、发行可转换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累计投入超 277 亿美元,以均价 67,373 美元购入 555,450 枚比特币(截至 2025 年 5 月),持仓总价值一度突破 370 亿美元,成为全球上市公司中的“持币之王”。这一激进策略不仅让公司股价四年暴涨 2,350%,更使其市值在 2025 年突破千亿美元,超越英伟达、Meta 等科技巨头。
Saylor 的比特币战略并非简单的资产配置,而是一场精密的资本游戏,被支持者称为“无限资金漏洞”。其核心逻辑是利用资本市场对比特币的狂热,形成“融资—购币—股价上涨—再融资”的闭环:
这一策略在牛市中成效显著:2024 年,Strategy 股价年涨幅近 400%,远超比特币 122% 的涨幅,甚至被华尔街视为“加了杠杆的比特币看涨期权”。
尽管 Strategy 的比特币持仓为其带来巨额浮盈,但 Saylor 的激进策略始终伴随争议:
对此, Saylor 展现出极端坚定的态度,宣称“永不卖出比特币”,并预测比特币将在 10 年内突破 100 万美元。他甚至将公司更名为 Strategy,以彰显其彻底转型为“比特币金库公司”的决心。
Strategy 的案例颠覆了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逻辑。通过将资产负债表与比特币深度绑定, Saylor 创造了一种新型资本运作模式:
Michael Saylor 与 Strategy 的比特币豪赌,既是个人信念的极致表达,也是金融创新的高风险实验。其成功依赖于比特币价格的长期上涨与资本市场的持续狂热,而任何黑天鹅事件都可能打破这一脆弱平衡。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场实验已重新定义了企业资产配置的边界,并为加密资产的主流化提供了关键案例。正如《金融时报》纪录片所言:“这不仅是投资,更是一场关于信仰与市场狂热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