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融體系裏,信用往往建立在存量資產上,比如你有沒有房、股票或者加密貨幣。抵押越多,額度越高。但現實情況是,全球大多數人其實只有穩定的收入流,卻缺乏可供抵押的“硬資產”,結果一直被擋在有效的信用市場之外。
那 是怎麼轉起來的?其實三步就能說清楚。
第一步是證明收入。工資單、應收帳款、跨境匯款記錄這些,通過可驗證的方式上鏈。關鍵得確保真實性和連續性,不能造假。
第二步是定價和設定額度。這裏引入了“時間價值”(TVM)的概念,再結合一些風險參數比如週期、波動性和違約率,最終算出折現率和你能用的額度。
第三步是執行和結算。智能合約自動匹配流動性池來完成放款。等到未來收入實際到帳了,合約再自動執行還款和收益分配
查看原文